Copyright © 2088 2014男篮世界杯_u20世界杯8强 - mala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保別人:第三人責任險(體傷、財損)第三人責任險又叫任意險,如果發生車禍,則會理賠對方車主、對方乘客、被波及路人的「體傷」和「財損」。
建議你至少要保「強制險+第三人責任保險」這樣的低消,這樣才可以讓你和用路人有最基本的保障喔。
保別人:乘客責任險因我方駕駛肇事,而害我方乘客受傷,乘客可以啟動理賠求償,是專門保障我們所載的乘客權益。
保別人:超額責任險如果不小心撞到跑車或價格高的車種,或者是擔心會發生非常嚴重的傷亡事件的人,可以考慮加保這項保險,能夠提供理賠的額度。
保自己:駕駛人傷害險專門保障我方駕駛人的保險。
保自己:車體損失險有區分為:甲式、乙式、丙式,是用來賠償自己車子的毀損,各式的差別在於保障項目和理賠的範圍不同。
甲式的保額最高,但相對的保費也最高,建議如果是一般的車種,不是名貴車種,投保乙式和丙式的車體損失險就夠了。
甲式、乙式、丙式的車體損失險有不同的理賠範圍。(圖/慢活夫妻投資理財提供)保自己:竊盜險看到名稱應該很容易了解,就是賠自己車子整輛被偷的風險,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部分零件被偷或者車內物品被偷,那是不會理賠的。
共享租車iRent費用是多少?除了像格上租車、和運租車的傳統租車公司外,近幾年開始流行起線上租車(共享租車)的服務,比較知名的線上租車平台像是iRent、Zipcar,都是非常方便的共享租車平台。
所以讓我們來計算一下給你看「如果把每年買車+養車的錢拿來租車」,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我們就以租iRent作為例子】:
從基隆開到恆春。(圖/慢活夫妻投資理財提供)iRent的租車費用是平日99元/時+3公里/元+過路費自付。
如果從最北邊的基隆開車到最南邊恆春,總共488公里,需要花5個半小時。
所以用共享租車iRnet來計算的話,來回一趟所需要的費用是「99元×5.5小時×2(來回)+3元×488公里×2(來回)+來回過路費734元 = 4,751元」,取個整數就大概是5,000元。
如果再把每年養車的14萬,全部拿來租iRent,這樣可以來回基隆~恆春28次,平均一個月可以來回2.3次,那如果說你一個月根本不會開這麼多的車,那其實你可以考慮租車就好了,對你來說負擔會小非常的多喔!
如果你使用車子的頻率不是很高,建議你可以先考慮使用共享租車iRent,可以降低你生活負擔。(圖/慢活夫妻投資理財提供)買車 vs 租車,怎樣比較好?我想根據上面買車和租車的試算,你心裡應該多多少少有一個答案,對吧?要買車還是租車呢,兩派的人吵了很久,我想告訴你這真的沒有標準答案,這完全取決於你的需求。
也完全沒有什麼「沒買車不是男人」、「沒有車沒辦法娶老婆」這種事,現在年代真的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希望你可以思考下面3個你該思考的問題。
思考1:你買車的原因?買車本質上就是一種消費,而且還算是一項金額較大的消費,只要是消費,那就必須先區分「想要」還是「需要」?
1.「是因為上班地點沒捷運,所以需要?」
2.「是因為常常接送年紀大的父母,所以需要?」
3.「是因為汽車就是你的賺錢工具,所以需要?」
4.「只因為虛榮心或者貪圖一點點的便利性而需要?」
如果是前面3項,汽車就是你的生財工具或是因為需要接送家人而有需求,那麼買車對你來說是「需要」,因為你的狀況就是「你非要有車不可」。
但如果像是最後面這一項,買車只是為了玩樂、虛榮心、貪圖一時方便,其實車子對你來說就是「想要」而已,你可以選擇用其他方式代替,例如:租車、大眾運輸工具等。
這時候對你來說,與其把錢用來買會消耗金錢的車,不如把錢拿去投資,讓錢去賺更多的錢。
思考2:你的資金充裕嗎?判斷完買車對你來說是「想要」還是「需要」過後,再來就是你會面臨到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你的資金到底衝不充裕?」
(相關報導:
我25歲月薪3萬,想買四輪錯了嗎?理財專家教你算成本:收入太低就買車,人生將毫無品質
|
更多文章
)
建議你可以跟我們一樣,先列出一張表格,詳細的計算出買一台車所需要的費用,再和自己的年收入綜合評估,建議買車的攤提費用不要超過你年收入的20%,如果真的超過的話,可以想想看是不是要換便宜一點的車款,絕對不要為了想買而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