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88 2014男篮世界杯_u20世界杯8强 - mala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大家好,我是一只菌,是一名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这是我的个人播客。我会在这里分享我在心理咨询学习、体验、临床中的思考与收获,也希望你能在此找到,让自我成长的更多方法。
01:08 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这些问题:为什么有毒的环境会找上我呢?为什么我无法停止对着不恰当的对象证明我很强、我很好呢?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明明没做什么事却感到心身都被掏空呢?
01:42 大家眼中的“有毒环境”非常像一个患有NPD(自恋人格障碍)的真人版
02:00 有毒环境中存在极其强烈的不平等,掌握话语权的上级,ta对工作的评判标准极其模糊。这就很像NPD始终将他人置于客体位置的感觉。
03:07 有毒环境中的评价机制难以预测,上位者的情绪也可能时好时坏。这点也很像NPD为了摆脱羞耻感,而通过指责把责任转嫁、把羞耻的感觉传递到他人的身上。
04:35 有毒环境还有边界模糊和情感冷漠的特点。渐渐地,你也觉得理所应当,甚至会建立“工作=我”的认知模式。
06:21 在有毒的环境里,越证明越危险。
06:29 为什么你会对这个有毒的环境产生认同呢?
07:29 比昂:人与人关系的本质,是看谁向谁投射焦虑,或者看谁为谁承担焦虑。
08:15 权力性/迫害性的投射性认同:环境向你投射了焦虑,你为环境承担了焦虑。——努力换不来正向回报,最终可能走向空乏、抑郁。
09:06 迎合性投射性认同:你通过过度加班、随叫随到、非常听话,通过牺牲自己的生活时间来讨好这个环境,希望环境能看到你的付出,感激你,对你的未来负责任。——充满期待,又时时落空,纯属内耗,感觉身心俱空,非常疲惫。
11:02 也许你的早期养育关系中也遇到了无法通过言语传递期望的养育者,你的需求没有被这个养育者充分涵容,再以言语返还给你,而导致你也不太懂自己的各种感觉和需求到底是什么东西。
11:25 从客体的位置走到主体的位置上去。从三个方向着手改变:
11:34 梳理自己的需求。觉察自己的感受。
12:42 通过表达感受,建立自己的边界。通过这些边界让他人知道你是谁。
13:37 找到的自己的同盟。在分享和自我讲述中,得到好的境映,拥有更多的自我确信。
14:32 祝福我们都越过有毒的环境,为自己创造有爱的生长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找到自我的确定感,发展出真实的自我。
我是心理咨询师一只菌,我擅长处理的心理议题是自我探索、女性成长、原生家庭关系中的困扰。我也曾身处有毒的环境,并且走了出来。如果你愿意信任我,可在节目详情找到我,和我一起聊一聊。我们下个话题再见。祝今晚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