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88 2014男篮世界杯_u20世界杯8强 - mala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中譯本
编辑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最早由董纯才译成中文,上海開明書店於1934年出版,[1]是「開明青年叢書」的一部分。因为广受欢迎,《十万个为什么》不断修订,1949年3月印了第10版。[2]1938年,鄭繽的《十万个为什么》中譯本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3]
中國大陸地區
编辑
《十万个为什么》在中国大陆地区有多个不同的版本,其中,以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较为知名。
上海少儿版
编辑
第一版
编辑
少年儿童出版社从1958年开始酝酿出版一套大型科普读物。共计约请了200多位作者撰稿。经过半年多时间,选用了100多位作者的稿件,于1960年7月开始出版第1版,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气象、动物、农业、地质矿物、生理卫生8个分册,共收1484个问题,100万字。到1964年4月,三年中重印11次、发行580多万册。青年作家叶永烈写了其中300多条,是写得最多的作家,在此之后他也参与了之后五个版本的写作。
第二版
编辑
1964年开始修订、编辑第2版,亦被称为“修订版”。第2版定为14分册,至1966年2月止出齐。在这次修订编辑中,少年儿童出版社约请了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者写作,如茅以升、苏步青、李四光、竺可桢、张钰哲、戴文赛、钱崇澍、傅连暲等。
第三版(“工农兵版”)
编辑
文化大革命中,1971年起,根据当时的思潮,改为工农兵读物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增订到二十一册,出版了第3版,即“工农兵版”。前14册封面橘黄色,工农兵高擎《毛泽东选集》图案为封面。后7册蓝色。第18和21册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其发行量达到上千万册。
该版本有大量政治和经济宣传内容。比如第三册“工业”的封面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毛主席语录;再如“为什么三千吨的船台能造万吨巨轮?”条目中说:“上海船厂的工人、革命干部和技术人员实行‘三结合’……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4]。
第四版
编辑
文革之后,从1980年4月起至1981年10月,出版了第4版仍为14个分册,封面深蓝色。去掉了阶级斗争的内容,但仍有政治干涉学术的内容,譬如认为宇宙有限和大爆炸是唯心主义。这14个分册的版本又称为“改革版”[5]。
1990年,在第4版14个分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个分册的“续编本”,1993年3月一次出齐。至此,《十万个为什么》共计24个分册。
第五版
编辑
1999年,《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出版,该版为第5版。共有12册:数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人体科学、地球科学、宇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索引资料。
第六版
编辑
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第六版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实现重大突破,如很多问题将不再设计标准答案,并形成从图书到电子产品、网络产品的立体出版格局。第六版共18卷为全彩色图文印刷,以及黑白普及本、网络电子版等于2013年陆续面世。其大部分问题都是从全中国少年儿童中广泛征集而来的。[6]
18个分册为:
基础卷: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生命。
专题卷:动物、植物、古生物、医学、建筑与交通、电子与信息。
热点卷:大脑与认知、海洋、能源与环境、航空与航天、武器与国防、灾难与防护。
据《十万》官方微博消息,第六版于2013年8月13日亮相上海书展,在2013年上海书展首发时便创下了3500套的销量[5]。全书共600万字,7000余幅彩色图片,收录4500个代表科技发展前沿和青少年关心的热点问题,其中有80%是新问题。此外,还设有“科学人”、“微博士”、“实验场”、“微问题”等栏目。
目前繁體版本的版權是在"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所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非知不可”。總共72冊。
奖项与荣誉
编辑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先后获得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2008年)、“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之一等奖项与荣誉[7]。
其他版本
编辑
目前中国大陆已有多间出版社出版了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如天津人民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华文出版社等。然而,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认为这些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涉嫌侵权,为此,出版社发起维权行动。2000年1月,国家版权局向相关部门发出《关于立即查缴盗版图书〈十万个为什么〉的紧急通知》,但均未能有效制止盗版《十万个为什么》乱象。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将“十万个为什么”作为商标提出注册申请,以寻求对“十万个为什么”获得注册商标专用权方面的保护,但注册申请遭驳回,原因是“‘十万个为什么’已成为科普读物上常用的书名,将其作为商标使用在书籍等商品上,难以起到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缺乏商标的显著性[8]”。
香港版本
编辑
香港版本由林介平著作及海平書店出版。此版本分成二十冊,其後十五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