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88 2014男篮世界杯_u20世界杯8强 - mala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據伊斯蘭史學家說,禮拜始於“五大聖人”,而集成於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在他傳教的第十二年,確定了每日5次禮拜的制度。從此,穆斯林每天都要進行五時拜,五時拜也稱五番拜。
第一次禮拜叫晨禮,阿拉伯語為“帥拉圖勒發吉爾”,波斯語稱“邦搭”。晨禮要在太陽還沒有出來,天剛剛亮的時候進行。一般在日出前95分鐘入時到日出時為止。
晨禮共四拜:兩拜聖行,兩拜天命。站立、鞠躬、兩叩頭為一拜。
兩拜一坐為一單元。
第二次禮拜叫晌禮,阿拉伯語為“帥拉圖勒祖合爾”,波斯語為“撇什尼”。晌禮在剛過中午至日偏西之間舉行,共十拜。四拜聖行,四拜天命,兩拜聖行。
第三次禮拜叫晡禮,阿拉伯語為“帥拉圖勒阿蘇爾”,波斯語為“底蓋爾”。晡禮在晌禮後到日落前的時間進行,共四拜。
第四次禮拜叫昏禮,阿拉伯語為“帥拉圖勒邁格利布”,波斯語為“沙目”。昏禮在日落後至晚霞消失前的時間內舉行。共五拜。
第五次禮拜叫宵禮,阿拉伯語為“帥拉圖勒爾沙宜”,波斯語為“胡夫灘”。宵禮在晚霞消失後一直到次日拂曉之前進行,共九拜。
五時拜中的每次禮拜程序因教派不同而不同。各個教派對五時拜都有具體的要求和規定。在禮拜中婦女的禮拜儀式和男子的禮拜儀式也不相同。
三、齋戒
齋功即齋戒,是伊斯蘭教表現在行為方面的重要功課之一。阿拉伯語把齋功稱為“索目”,中國穆斯林稱其為“封齋”、“把齋”或“把羅在”。波斯語稱齋功為“羅在”。
伊斯蘭教認為齋戒正是穆斯林做功德的極好時期,齋戒者不但可以通過在把齋期間誦讀《古蘭經》、祈禱、禮拜等宗教活動贖一年所犯錯誤,而且還可以與安拉融為一體;同時齋戒可以使齋戒者清心寡慾、磨練意志,經過飢渴的嘗試而激發人的愛心。正如穆聖所說:“齋戒是堅忍的一半,堅忍是信仰的一半”。
著名教義學家安薩里認為齋戒是抑制強烈情感的絕妙途徑。
據說這種齋戒的習俗最早起源於阿丹,但是其把齋的方式與後來的伊斯蘭教有所不同。相傳古代的阿拉伯人曾把伊斯蘭教歷1月10日(阿舒拉日)定為齋戒日。《古蘭經》裡記載:
“信教的人們啊!齋戒已成為你們的定製,猶如它曾為前人的定製一樣,以便你們敬畏”。(2:
183)由《古蘭經》的論述不難看出,這種宗教形式和習俗在伊斯蘭教把齋戒作為定製以前確實已經存在。
伊斯蘭教齋戒的規定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在公元622年遷徙到麥地那後,按照易卜拉欣的持齋方式開始齋戒的。當時穆罕默德把阿舒拉日(伊斯蘭教歷的1月10日)定為齋戒日,實施一年以後,宣佈萊麥丹月(教歷9月)為齋月,並確立了伊斯蘭教自己的封齋時間和具體規定。《古蘭經》說:
“賴買丹(也譯為萊麥丹)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湛循正道,分別真偽。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2:
185)
按伊斯蘭教教法經規定:女子9歲、男子12歲即為成年。健康的成年穆斯林都享有封齋的權利,但是外出旅行、經期婦女和患病的穆斯林可以不齋戒。
齋戒期間,齋戒者每天在太陽出來前一個半小時一直到當天的太陽落下去的期間不吃、不喝、不房事,要戒除一切邪念,一心向主。
四、天課
天課是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修之一。“天課”,是阿拉伯語稱“則卡特”,其本意為“純淨之意。課功,是伊斯蘭教以安拉的名義向穆斯林徵收的一種宗教課稅。
伊斯蘭教認為:交納天課對每一個有條件的穆斯林來說都是天命。天課的目的和作用是濟困扶危,是用來養成人們樂善好施的美德和扶貧濟困的精神。
課功對每一個穆斯林來說,是在財帛方面的一項重要的功課。伊斯蘭教認為每個穆斯林通過交納天課,可以使自己的財產更加純潔。其實天課就是伊斯蘭教法定的施捨,是一種宗教賦稅,也是伊斯蘭教一項重要的經濟制度。
伊斯蘭教的天課制度,在穆罕默德傳教初期,僅僅是作為一種自發的慈悲的施捨行為而受到提倡的。後來在教歷二年(623年)確立了天課制度。天課制度規定:
“凡穆斯林每年除正常開支外,其盈餘的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如金銀、牲畜、五穀、礦產品、商品等皆按不同的課率完納天課,金銀、現金的最低課率是百分之二點五,田園、房產等不動產,可按時價折現金計算付天課。天課有不同物類的最低徵收率,但無最高限額,一般是每年交付一次。”另外,伊斯蘭教還以宗教的名義向農民徵收農業稅,阿拉伯語叫“烏舍爾”,農業稅一般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